~~文化魅力,似曾相識~~

台灣原住民現有16族,依人口數排序:(參考簡介)

1.阿美族(約20萬人)   2.排灣族(約96000人)   3.泰雅族(約86000人)   4.布農族(約56000人)

5.太魯閣族(約3萬人) 6.卑南族(約13300人)   7.魯凱族(約12800人)   8.賽德克族(約9000人)

9.鄒族(約6900人)     10.賽夏族(約6400人)   11.雅美族(約4400人)   12.噶瑪蘭族(約1400人)

13.撒奇萊雅族(約800人)  14.邵族(約750人)  15.拉阿魯哇族(約520人)  16.卡那卡那富族(約400人)

IMG_1457.JPG

國道3往南,長治交流道下, 沿台24線,縣185來到原住民文化園區。

IMG_1455.JPG

進入園區內噴泉廣埸。

野百合象徵魯凱族男性的英勇。

捕獲5頭以上山豬,即有配戴權利。

IMG_1459.JPG

迎賓禮炮專區。

定時施放電石竹炮,加上歌謠演唱,尊榮遊客到來。

IMG_1461.JPG

IMG_1478.JPG

參觀文物陳列館

IMG_1462.JPG

館內收藏各族群生活器物及精緻手工藝品。

IMG_1465.JPG

IMG_1467.JPG

雅美族(達悟族)拚板舟,飛魚祭。

IMG_1476.JPG

聯姻交盃酒,原是族群和解象徵。

IMG_1473.JPG

蹓躂彩虹橋

IMG_1545.JPG

塔瑪麓灣區(布農族語,部落居屋之意)

IMG_1547.JPG

有各族群部落生活體驗及部分族群傳統建築展示。

IMG_1551.JPG

排灣族人相信琉璃珠具有靈異力量,

能祈福保護,也能降禍懲戒。

IMG_1552.JPG

觀流橋

IMG_1554.JPG

隘寮溪上吊橋即為12月底預定開放之山川琉璃吊橋,長262m。

IMG_1528.JPG

來到那麓灣區

IMG_1527.JPG

那麓灣劇場,每日熱情展演各族群樂舞文化。

IMG_1506.JPG

IMG_1512.JPG

阿美族樂舞。

IMG_1517.JPG

阿美族,傳統領域在花東縱谷及恆春半島。

IMG_1496.JPG

原住民生活型態展示館(蠟像館)

IMG_1497.JPG

IMG_1500.JPG

品嚐排灣族特色美食:奇拿富,山豬肉,小米酒...

奇拿富(cinavu):將芋頭粉均勻入味塩醃山豬肉餡,用兩片假酸漿葉(可食)

捲起來,最後以月桃葉繩(或芒草和棉線)紮成長條,水煮45~60分。

IMG_1505.JPG

來到富谷灣區(排灣族語,穀倉之意)

IMG_1542.JPG

展示各部落傳統建築(排灣族石板屋)

IMG_1536.JPG

排灣族一年祭的刺球場景,象徵祈福。

IMG_1534.JPG

魯凱族盪鞦韆場景。

IMG_1538.JPG

接駁車驛站。

IMG_1529.JPG

回到文物陳列館,看3D,回味原住民文化

IMG_1574.JPG

IMG_1575.JPG

結束一天行程,心有餘閒,幸福自來。

IMG_1576.JPG

徘徊瑪卡拉汎區(阿美族語,吸引遊客地方之意)

IMG_1580.JPG

賦歸,收割今天美好記憶。

IMG_1578.JPG

20160508母親節特地走訪山川琉璃吊橋,沒有剛開放時的恐怖人潮。

為控制人數(限100人),單向入橋,到橋另一端搭接駁車,返回文化園區停車場,

全票50元,另外接駁車全票20元

IMG_4017.JPG

山川琉璃吊橋,長262m高45m,全台最長的吊床式吊橋,

橫跨在風光明媚的隘寮溪上。

IMG_4025_副本.jpg

IMG_4032.JPG

橋樑由原住民藝術家:撒古流‧巴瓦設計,並融入鑲嵌式琉璃珠

帶出排灣族傳統文化。橋身兩側各由208條百步蛇1664顆琉璃珠結合而成。

IMG_4033_副本.jpg

IMG_4037_副本.jpg

IMG_4041_副本.jpg

IMG_4049_副本.jpg

IMG_4051.JPG

1462708656197_副本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思琴話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