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~一山一水一園林,亦詩亦畫亦休閒~~
頤和園,1750年(乾隆)興建,1860年(咸豐)英法聯軍焚毀。
1888年(光緒)慈禧挪用海軍經費,十年重建新園。
是現有規模最大,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。
也是名副其實的皇家園林博物館。座落於北京西方,占地約290公頃
2017/11/7參訪頤和園,(頤和園與河北承德避暑山莊
及江南拙政園、留園合稱中國四大名園。)
進入仁壽殿(乾隆時稱勤政殿)
這裡是皇帝在園中坐朝聽政,接待外賓的主體建築。
戊戌政變前,光緒與康有為在此密謀奪權。
殿前立麒麟塑像,主太平長壽。(貔貅則主招財納福)
麒麟與鳳、龜、龍共稱四靈,是神的坐騎。
正門兩側一對石獅,驅魔避邪。
左公右母,雄獅滾弄繡球,母獅戲撫小獅。
最是無情帝王家!
玉瀾堂是光緒密謀奪權失敗被軟禁的小庭院。
太監李蓮英憑藉梳理秀髮手藝及一張嘴兩片唇,
搏取慈禧歡心及信任,住居鄰近層峰,清靜幽雅。
一道屏風兩不知?鏤窗花形各異,一窗一景。
領略庭院深深深幾許的靜謐!
昨天的變遷,明天的歷史。
也感受豪宅巨院幽深曲折的古韻悠悠。
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寢居處。
轉入名聞遐邇的長廊。首屈一指,他處望塵莫及!
長廊東起邀月門,西至西丈亭,全長728m。
廊指有頂的過道,可供遮陽,避雨,休息用。
(張飛夜戰馬超)長廊內有307幅彩繪,妙趣橫生。
內容豐富多彩,涵括神話傳說,古典文學,山林花鳥等。
頤和園集中國古典藝術之大成。
以萬壽山和昆明湖(合占3/4)為主。
景區兼山水之勝,遊客發思古幽情。
快速掃瞄昆明湖,十七孔橋狀若長虹臥波:
中國最大石橋,橫跨於東堤和南湖島。
每年冬至前後,落日餘暉照亮橋洞側壁,映紅每個孔洞(金光穿孔)。
憑欄遠眺,放懷遐想.......
慈禧太后前來避暑時會在碼頭點天燈,昭告天下不得喧嘩。
遙望佛香閣,每月朔望,慈禧太后會蒞臨燒香禮佛。
看山賞水,景隨步移。
清大校園(北大斜對面)用午餐。
用完餐,趕往圓明園:抱著朝聖心情拜訪歷史名勝。(毗鄰頤和園)
銀杏金黃,引人入勝。
難怪秋北京,夜上海,霧重慶,雨桂林被譽為中國四大美景。
圓明園與法國凡爾賽宮合稱世界兩大名園。
同時彰顯盛世,是理想與藝術典範。
海澱區圓明園西洋樓大水法遺址。(水法=噴泉
十二生肖首每小時輪流噴泉,午時十二點則同時噴放。
如今雍正、乾隆、道光三朝160年心血結晶毀於一旦。
觀賞台,蓄水池,只剩殘樑斷柱。朗朗乾坤下的劣行惡狀,叫人恨得牙癢癢。
人間浩劫,不忍卒睹。
喜鵲隱入深林,不再雀躍歡唱。(創傷壓力症候群?)
萬邦來朝的往日輝煌?今非昔比,灰飛煙滅。
緬懷遺跡,行色匆匆。神情落寞,痛心疾首。
一切醉與茫,夢與幻......
(網路分享:焚毀前圓明園)
後記: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,簽下第一個不平等南京條約,
後來因廣州拒絕英商入城,鴉片未能合法貿易,
洋使拒絕跪叩行禮,公使不能入駐北京等理由,
加上亞羅船事件(英)及廣西西林教案(法),
英法聯合派兵攻打天津,北京。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(1856~1860)。
清庭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(1858),北京條約(1860)。
頤和園、圓明園均屬皇帝私人園林,且虐死天津議和代表,
藝術珍品慘遭掠奪盜取,且焚毀滅證。寇梁行徑,令人髮指!
總之,洋人生命箍金又包銀,華人生命不值錢。
大清民貧國弱,任何作為動輒得咎。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。
明君聖主,政壇諸公,爾俸爾祿,民脂民膏!能不戒慎恐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