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~雲的故鄉,溯溪戲水~~
國道3北上,214k轉國道6霧峰系統到底,左接台14往霧社
→轉投83往奧萬大,岔路到曲冰部落(萬豐村)
→過萬豐隧道,青豐隧道→接投71武界部落(法治村)
→出卓社隧道往埔里→愛蘭交流道上國道6往國姓,南投
→接國道3南下段打道回府。
9/23、24中秋節連假,為避開車潮,夜間國道不收費等原因,一大早
趕往南投旅遊景點,路經泰雅族親愛村、松林村。
公墓園區?樸素肅穆。
順著公路繼續向前開!空氣清新,邊走邊賞景。
因從高處鳥瞰,蜿蜒濁水溪谷如彎曲冰原,故名曲冰。
曲冰遺址文化距今1500~2000年,屬於鐵器時期,
是台灣首次在高山地區挖掘到史前時代的聚落遺址,
發現許多具考古價值的史前石器、陶片、板岩等,
但是現場荒草漫漫,鐵絲網圍籬,禁止進入。
來到曲冰部落(萬豐村,布農族卓社群)
布農族有卓,卡、丹、巒、郡等五大社群,以八部合音著稱。
和泰雅族一樣,推舉賢能,沒有頭目,社會組織以父系大家族為主。
其中卓社群又分四部落:信義鄉久美村及仁愛鄉中正村、
法治村(武界部落),萬豐村(曲冰部落)。
萬豐國小,一個年級一班。
文化牆上不忘宣揚傳統部落文化。
武界壩?
過了萬豐隧道,青豐隧道,路接投71。
進入部落內(法治村),沿路到武界牌樓為止。
武界,布農語,意為地下水冒出來的地方。
村內界山巷,俗稱「武界小西門町」。
兩旁有民居、教堂、民宿、超市、醫療站,是當地傳統生活重心。
部落居民1200餘人,常居人口600多,年輕人不喜歡蹲點鄉下。
信奉天主教或長老教會,12/24~年初二有熱鬧過年氣氛。
武界休閒民宿一館,石板屋。
武界分駐所位於巷尾,法治國小斜對面。
依現行規定:除非參加當地民宿行程,需事先申請乙種入山證。
法治國小,當地唯一一所學校,一個年級一班。
由於時間充裕,轉往二館(貨櫃屋)逛逛!
下午兩點前回一館check in,等待套裝行程廣播招呼。
下午行程是一線天(武界第一景),揭開序幕。
四輪傳動車隊浩浩蕩蕩,跋山涉水搖搖晃晃,
橫亙空中的引水拱橋,長165米,距溪床最高55米,是武界地標。
據說工程人員利用武界壩、栗栖壩攔截濁水溪、栗栖溪,
匯整後經由引水道導引入日月潭。
中途下車,導覽員解說並協助撿拾龍紋石(黑色石頭)。
青蛙石,傳說此地是部落族人遷居武界前的聚居地。
車隊無法進入目的地(一線天),遊客需要徒步涉水一段路。
一線天:約30米高,寬3米,長50米的峽谷。
山不高而秀雅,水不深而清澈。(與濁水溪泥水形成強烈對比)
奇岩怪石,千姿百態。引人入勝,感受自然。
峽谷風貌大多因造山運動,地面抬升,雨水河川長期侵蝕所致。
因此山體線條粗獷有力,偶見渦漩壺穴。
如此好山好水,即使淺嚐也足以叫人心曠神怡。
寫意山水,生態野趣,受到世人矚目。
遊客興高采烈來參與,不分尊卑,都是靈魂野放。
石頭魚,絕無僅有。親臨現場,別具風情。
前往另一個景點,秘境途中,高處俯瞰武界引水道。
水波石,沒有柱柱壯觀,也沒有層層疊疊。但凡細如藤根鋼針,渾然天成。
想像鐘乳石在洞穴內上滴下長,也要百千歲月;
如今常年在外,更加曠日廢時。不禁令人嘖嘖稱奇,驚嘆不已!